定义: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 [编辑本段]“帽子戏法”的来历这个说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速度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裁判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这个词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印刷品中的。
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或三个以上球。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
另外,“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也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帽子戏法”。 [编辑本段]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B
下面列举出一些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
1、巴西的贝利(1958年世界杯半决赛胜法国);
2、葡萄牙的尤西比奥1958年世界杯1/4决赛胜朝鲜4-3,打进4球);
3、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杯决赛胜德国);
4、德国的盖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杯5-2胜保加利亚,3-1胜秘鲁,两次);
5、意大利的保罗·罗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胜巴西);
6、匈牙利的拉兹罗·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10-1胜萨尔瓦多);
7、阿根廷的加布里埃尔·奥马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杯4-0胜希腊,1998年世界杯5-0胜牙买加,两次);
8、德国的米罗斯拉夫·克洛泽(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8-0胜沙特阿拉伯)。 [编辑本段]足球欧洲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B
欧洲杯自1960年举办以来,48年间共出现了8次帽子戏法。(到目前为止)
迪特尔-穆勒:第5届欧洲杯半决赛 德国4-2南斯拉夫
迪特尔-穆勒是德国足球历史上欧洲杯进球效率最高的球员,在第5届南斯拉夫欧洲杯半决赛中,时年22岁的穆勒的他的国家队处子秀中上演了欧洲杯历史上第一个帽子戏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穆勒在下半场第80分钟才替补登场。上场后1分钟,穆勒就为德国队将比分扳为2-2平,随后在加时赛的最后5分钟内,穆勒又为德国队连进两球,德国队最终4-2逆转东道主南斯拉夫挺进欧洲杯决赛。
阿洛夫斯: 第6届欧洲杯小组赛 德国3-2荷兰
四年后的意大利欧洲杯小组赛中,另一位西德人在那不勒斯的圣保罗球场复制了迪特尔-穆勒的神奇。阿洛夫斯在德国同荷兰的小组赛中上演帽子戏法。阿洛夫斯完成这些仅仅在比赛前66分钟之内完成,他的三粒进球为德国队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即便后来荷兰队连扳两球,也无法避免失利的悲痛。
普拉蒂尼: 第7届欧洲杯小组赛 法国5-0比利时
普拉蒂尼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欧洲杯历史上两度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这位法国传奇球星完成两座帽子戏法仅仅用了3天时间。在第7届法国欧洲杯小组赛中,法国队在比乌约雷球场迎战比利时队,普拉蒂尼在第4分钟为法国队打破场上僵局;第74分钟,他用一粒点球将比分改写为4-0;终场前,普拉蒂尼再用一粒进球成就了欧洲杯历史上第三个帽子戏法。
普拉蒂尼:第7届欧洲杯小组赛 法国3-2南斯拉夫
普拉蒂尼在完成自己欧洲杯上第一做帽子戏法之后第三天,他在圣埃蒂安的吉奥弗洛伊-古伊查德球场迎来了其第二座欧洲杯帽子戏法。法国队在1球落后的情况下,由队长普拉蒂尼分别在59、62、77分钟三度建功,将比分改写为3-1。虽然南斯拉夫在比赛第84分钟,由斯托伊科维奇罚进一粒点球,也难免被逆转的命运。
范巴斯滕:第8届德国欧洲杯小组赛 荷兰3-1英格兰
第8届欧洲杯冠军是近些年“无冕之王”荷兰在国际大赛中唯一斩获的冠军头衔。当时由荷兰三剑客领衔的荷兰队在小组赛中同英格兰相遇,这是一场只有获胜才能晋级的比赛。现任荷兰国家队主帅范巴斯滕在杜塞尔多夫的莱茵球场成为了橙衣军团的英雄。中场休息前,范巴斯滕为荷兰队打破场上僵局;尽管英格兰队随后将比分扳平,但是范巴斯滕在比赛第71、75分钟的两粒进球,让英格兰的努力付之东流。
康西卡奥:第11届荷兰比利时欧洲杯小组赛 葡萄牙3-0德国
这届葡萄牙国家队由“黄金一代”坐镇,来自拉齐奥的康西卡奥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葡萄牙队在小组赛的前两场比赛中的胜利,给了康西卡奥登场机会。在鹿特丹的德-库伊普球场,已经确定出线的葡萄牙队遣上了大批替补球员,康西卡奥就是其中的一位。结果谁也未能想到,顶替菲戈出场的康西卡奥在比赛第35、54和71分钟,为葡萄牙队三度建功。上届卫冕冠军德国队小组赛后仅积1分无奈回家。
克鲁伊维特:第11届荷兰比利时欧洲杯1/4决赛 荷兰6-1南斯拉夫
前巴萨落寞射手克鲁伊维特将他的进攻天赋在这场比赛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在鹿特丹的德-库伊普球场,克鲁伊维特在比赛前54分钟,仅仅用了30分钟就完成了帽子戏法。他分别在比赛第24、38和第54分钟各进一球,随后南斯拉夫球员的乌龙球,以及队友的梅开二度,让这场比赛彻底的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他是欧洲杯足球历史上第二位在决赛阶段上演帽子戏法的球星。
比利亚: 第13届瑞士-奥地利欧洲杯小组赛 西班牙4-1俄罗斯
来自瓦伦西亚的比利亚有幸在昨晚的因斯布鲁克的新蒂沃利球场上演了欧洲杯历史上第8座帽子戏法。这位赛前在最佳射手赔率中名列第4次的前锋用一顶帽子戏法宣布自己才是本届欧洲杯射手王的最大热门。比利亚分别在第20、44、75分钟,三度射穿由俄罗斯妖人门将阿金费耶夫把守的大门。 [编辑本段]世界足坛千奇百怪之帽子戏法1.点球帽子戏法
2004年6月3日,06世界杯预选赛南美赛区巴西对阿根廷,罗纳尔多三次突入禁区造成对方球员犯规,并三次亲自将自己制造的点球罚入,以一已之力击败老对手。点球帽子,殊为罕见。
2.点球不进帽子戏法
1999年7月4日,在美洲杯上对阵哥伦比亚,阿根廷以0比3败北,是役阿根廷三获点球,前锋帕勒莫三次主罚,均没能罚进。屡失屡罚,疯子的外号真是名不虚传。连帕勒莫自己都说:如果那三个点球全部罚进的话,我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出名了.可见,点球不进帽子戏法是多么深入人心.
3.扑点球帽子戏法
上一周刚刚结束的慈善盾杯中,范德萨扑出切尔西三个点球,为曼联战胜切尔西立下汗马功劳。老范宝刀不老,依旧牛气哄哄。
4.任意球帽子戏法
1998年12月13日,时任拉齐奥后卫的米哈伊洛维奇在一场意甲比赛拉齐奥5:2桑普多利亚中三次任意球破门,从此奠定一代任意球大师地位。此后很难有人能做到老米做过的事。小贝不能,卡洛斯也不能,小罗不能,儒尼尼奥也不能。
5.黄牌帽子戏法
06年世界杯,克罗地亚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主裁判波尔在开赛第62分钟、第90分钟分别给了克罗地亚球员西穆尼奇一张黄牌,但是居然忘记将他罚下场。第94分钟西穆尼奇又犯规,波尔又出示一张黄牌时才想起来将他罚下场。球员在一场比赛中得了三张黄牌才被罚下场。这一场景恐怕会成为绝无仅有的一幕。
6.先生帽子戏法
近的不用说,有罗纳尔多和齐达内的FIFA先生帽子戏法,远的也有克鲁伊夫、普拉蒂尼、巴斯腾的金球奖帽子戏法。一般的球员毕其一生也无法获得一个先生奖项,而这几位,只能说,他们太牛了。
7.超级帽子
球场上上演帽子戏法固然不易,若要在一场比赛中进三个以上的球更是难上加难。若在相当有影响力的比赛中上演大帽子更是难于上青天。在英超,索尔斯克亚曾经两次独中四元,超级替补人如其名;在欧冠中,普尔绍,小因扎吉和范尼曾经先后独中四元;00年欧洲杯,克鲁伊维特对阵南斯拉夫时也曾独中四元,更有牛者,俄罗斯人萨连科在94年世界杯上,一场比赛打入五球!!!可惜自从那一仗后,此君就似乎消失了。
8.头球帽子戏法
2002年2月12日,皇家马德里7:0拉斯帕尔马斯的比赛中,皇家马德里前锋莫伦特斯一人独中五元,其中有四个进球是头球。由于只要在一场比赛中进三个球就算作帽子戏法,而莫伦特斯在这场比赛中的头球达到并超过三个,因此他上演了头球帽子戏法。
几个月后的2002年世界杯,德国队的前锋克洛泽复制了莫伦特斯的头球帽子戏法。在小组赛德国8:0沙特阿拉伯的比赛中,克洛泽攻入三球,并且三个球都是头球。
现在,在体育竞赛场合,如果有独中三元的表现,就叫做“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足球用语。专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帽子戏法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法。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3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 [编辑本段]网页游戏《Hattrick 帽子戏法》Hattrick(帽子戏法)是世界上最棒以及最知名的足球经理在线游戏。而它完全是免费的! 在 Hattrick,您管理自己的球队,与来自全世界的活跃玩家逐鹿争雄。您所需要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互联网浏览器。比赛是实时进行,每周数次。您可以随时登录察看您的球队状况、发出训练指示、进行球员交易,或者与其他玩家交流。
游戏特色:国外WEB足球
开发团队:Extralives AB
运营公司:Hattrick Ltd
目前状态:正式运行(1997年)
推荐星级:★★★★★
游戏官方:
游戏简介:Hattrick 由 Björn Holmér 创建,自 1997 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一个由社区驱动的项目。此项目能够发展到今天,玩家对游戏的支持和投入起了巨大作用。Hattrick 由 Hattrick Ltd 所拥有和操作,并由 Johan Gustafson 管理。Hattrick 是由 Extralives AB 开发。Hattrick 将继续其“步步为营”的发展过程。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您对新的游戏功能、设计、广告宣传、赞助商等方面的意见。
详细介绍:
Hattrick.org —— 谁是最好的在线足球经理?
有的人为之疯狂,有的人为之上瘾,也有的人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什么?没错!Hattrick,世界上最好的在线足球经理游戏。顺便说一句,这绝对是免费的!
最好的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遨游在Hattrick之中,您将同时身兼俱乐部老板和经理,既负责球员的引进和卖出,又负责将俱乐部的资金投入一些设施,如修建更大的体育场或成立青年队等等。您要从当时处于最佳状态的球员中挑选并组建一支球队,在赛前制定战术、决定训练计划,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当然最开始游戏时,为了公平起见,你必须从一家低级别俱乐部干起。
Hattrick这个游戏最早是瑞典人在1997年8月发明的,10年过去了,Hattrick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奇迹的代名词之一。它已经从当初几百人自娱自乐的小游戏变成了100多个国家,40多个语种,超过95万网友共同在线娱乐的经典了!
游戏简介
普通用户通过您计算机的浏览器就可以进行Hattrick,每周您的球队将进行2场比赛——1场联赛、1场杯赛/友谊赛,每场比赛都是90分钟,在比赛中您可以亲自参与排兵布阵,而实时的比赛文字直播更是让您身临其境地投入到比赛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这就是一场足球比赛!
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 Hattrick 网站上申请一支球队。如果您得到了一支Hattrick球队,那么当我们的游戏管理员批准您的申请之后,球队随即被激活。审批过程大约需要两天左右。随后您就可以尽情投入到紧张刺激的游戏之中了,我们的介面非常有好,这可以保证您顺利通畅地享受Hattrick的乐趣。
参与Hattrick,我们建议您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因此从低级别联赛升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现实中的足球教练一样,您必须将球场上的一切因素都要考虑在内。相信如果您在Hattrick的世界中是一个优秀的教练,那么这将是一个颇为值得炫耀的成绩。
社区游戏
与其他足球经理游戏不同,Hattrick的网站相当于一个小型社区,您可以在这里管理球队,与其他球队老板沟通,进行交易以及实时关注比赛进展。要知道,与您对抗的不是死气沉沉的电脑程序,而是活生生的人。初次之外,为了让上网不方便的您不落下每一场联赛,我们还开通了手机上网业务。总之,随时随地,您都可以享受到Hattrick的服务。
迫不及待想要加入Hattrick吗?
来吧
新人需要注意的事情:
1、不要注册多个帐号,即使是发出多个申请,也是违反规则的,游戏注册申请如果没有问题会在1周内通过,新手问答在仔细阅读规则后就能够顺利完成。
2、仔细阅读规则是游戏愉快的保证(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发送垃圾邮件,不要辱骂他人,不要注册多个帐号,避免出异常的价格买卖球员,不要用没有经过批准的工具扫描ht站点,这些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3、培养年轻队员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刚开始游戏的时候为了训练球员而放弃比赛都是值得的
4、HT有完善的价格衡量体系,需要好好利用,新俱乐部最忌讳的是乱花钱。
5、HT的辅助网站是游戏不可缺少的部分
6、尽量多读wiki
7、新政策常常会给市场以巨大的影响,所以阅读新闻和社论很重要。(新闻和社论包含了绝大多数游戏的更新信息,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进入论坛询问)
词义
本为一种魔术,指演员从帽子中变出鸽子等(一般以三只为限)。现为足球用语,指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连进三球,意为和魔术师变戏法差不多,令人惊奇和赞叹。如德国队11号克劳斯上演了历史上第38个“帽子戏法”,而1954年世界杯出现了8次“帽子戏法”,为历史之最。
分类: 体育/运动 足球/世界杯
问题描述:
以前我听说过有人说过,南斯拉夫的实力拿世界冠军一点都不稀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在大赛中取得过好成绩。
南斯拉夫真的有那么强吗? 他们的青少年培养体制是怎样的?
解析: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南斯拉夫足球的感慨性的文章了,趁这个机会,就抒发自己心里一直想说的话吧.
南斯拉夫人的技术绝对是不输给任何一支球队的,巴西也不行.我一直是前南斯拉夫的球迷,想当初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荣耀,国家队仅差一步就问鼎欧洲杯的冠军.还有众多的当之无愧的伟大球星.
他们曾经是艺术足球的实践者,他们曾经是绿茵场上的舞者,他们最终是政治的殉难者……
纪念是一种铭记,时时记住自己不想忘却的东西。但另一种情绪的支配下,纪念,只是为了忘却,忘却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看看下面的这一串名字:
斯托伊科维奇、萨维切维奇、博班、米哈伊洛维奇、米贾托维奇、苏克、博克西奇、潘采夫、普罗西内茨基、尤戈维奇、米洛舍维奇、、贾尔尼……
还记得他们和他们的足球吗?现在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度——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而现在,萨维切维奇拥有了一个新的国籍——黑山。但是,还记得吗?他们曾经战斗在同一个名字下面——南斯拉夫……,还记得他们曾经被称为“欧洲的巴西”吗?
还记得1987年那支夺冠的南斯拉夫青年军吗?出现的是苏克、米亚托维奇、普罗斯内茨基、博班、贾尔尼这些威震欧洲足坛的名字。
还记得1990年意大利之夏吗?那曾经是他们华美的舞台,斯托伊科维奇曾经用加时赛两分钟那粒任意球击溃同样阵容华丽的西班牙!而随后的四分之一决赛,十个“维奇”压着以马拉多纳为首的十一个人的阿根廷狂攻八十分钟(上半场四十分钟被罚下一人),最终点球惜败!
还记得1991年在东京高高举起“丰田杯”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吗?萨维切维奇开场不久的红牌让他们早早的开始面对阵容完整的智利野猫科洛科洛,可是我们看到了什么?三粒精彩的入球直接把张牙舞爪的“野猫”打成了一只彻彻底底的“死猫”。但是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群天才最后的绝唱……91年的东京国立竞技场是一个我的记忆中将会永远占有一席之地——仅仅因为那里见证了一代天骄共同演绎的最后辉煌!
终于,战争打响了,以往同心协力的兄弟们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以往在绿茵场上共同演绎着快乐的艺术足球的“维奇”们星散了……
92年欧洲杯,欧洲真正能被称之为“黄金一代”的南斯拉夫被禁赛了,而顶替他们出战的丹麦队最终捧得了德劳内杯。也许他们能够参赛并不一定就能同样得捧杯,但是苏克、斯托伊科维奇……用他们的左脚和右脚演绎出来的华美乐章却一样能够给我带来无穷的享受……
克罗地亚独立、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绵延不断的战火在整整十年时间里面一遍又一遍的洗劫着这片盛产天才的“巴尔干火药桶”,萨维切维奇、斯托伊科维奇、米贾托维奇、潘采夫、米洛舍维奇们只能远远的站在欧洲杯和世界杯的看台上眺望着——这里本来也是他们的舞台,可是……政治、战争剥夺了他们的表演的权力,他们只是看客……
虽然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的身上,我能够找到苏克、博班、普罗斯内茨基、贾尔尼他们的身影,可是……在我心中,已经不完整了,华美的乐章依然奏响,苏克的左脚依然拉着小提琴,可是,乐章只有上半部分,另一半,永远的缺失了……
2000年欧洲杯预选赛,南斯拉夫联盟与克罗地亚相遇了,我庆幸我没有看到这场比赛,我无法想象,曾经的三个巴尔干火枪手会以这样一种残忍的方式重新聚首——普罗辛内茨基作为球员带领着克罗地亚,萨维切维奇坐在教练席上大声的指挥,而潘采夫只是一个观众,作为一个马其顿人,他在看两支“外国”球队在举行这一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比赛……曾经已经只是曾经!
当已然老迈的斯托伊科维奇、米贾托维奇……带领着新一代的“维奇”们重新出现在欧洲杯的赛场。我依然不忍卒读,乐章依然是不完整的……而且永远无法完整,他们已经老去,他们的大好年华在枪炮声中无情的流逝了,远去了……1:6的比分牌彻底埋葬了曾经的黄金一代,南斯拉夫足球——几个字成为我心中永远的一个凝固的墓碑!这个墓碑不仅祭奠着一群演绎着艺术足球的天才,也祭奠着被政治和战争无情扼杀的足球!也许我还能在米兰——我所钟爱的球队哪里找到我喜爱的足球,但是却永远无法抚平我心中的那道永远的伤痕……
我还记得拉齐奥的米哈伊洛维奇进球之后,愤怒的咆哮着跑向场边,掀起他的球衣,里面的T恤正中央那一个鲜红的靶心,还记得斯托伊科维奇们愤怒的声讨着轰炸自己家园的侵略者,代价是禁止参加比赛,还记得,他们在医院里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献血……我想忘却,但却无法忘却。他们的名字应该能够耀眼的铭刻在闪亮的奖杯上,而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报纸的政治版面上……
……
我想缅怀,缅怀世界足球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一群伟大的天才!他们的冠军很少,他们的荣誉很少,他们象流星一样划过天际……但,那不是他们的错,在我心目当中,他们是诗人——他们演绎出了足球的华美;他们是艺术家——他们谱写了绿茵场上一曲震撼的绝响;他们是英雄——勇敢的向玷污了足球的政治和战争说不!最后,他们是殉难者,是牺牲品,他们是……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们之后,世界杯、欧洲杯依然是足球的节日,但不是我的节日,我的节日只为了他们和我的米兰。其他的,我只是一个旁观的看客,看着足球怀念他们、祝福他们。现在,这里有塞黑、克罗地亚……可是他们都只是一部分,曾经一个伟大团队的一部分……我无法全情投入,因为这不是我熟悉的那个球队……
目前顶级联赛的强队,在中路的进攻套路变化丰富,但攻到对方30米区域内,基本上都是打两肋,纯正而古董的中路进攻已经大大减少。因此在两肋获得直接任意球的机会虽然多,但位置和射门距离均不理想。而现在被提到的好的任意球大师的确是少了,皮尔洛和c罗那样的电梯球高手更善于打球速而不是打角度。
以前只要提到任意球大师,基本上是香蕉球高手,在对方禁区前获得任意球机会的时候,距离球门并不算远,大多是弧顶一带,加上足球的材质,在踢香蕉球的时候弧线和旋转大于球速,角度的掌握也更好。但这个情况在1994年以后发生了改变,首先是足球和球鞋工艺的进步,让球的飞行路线更加不规则,射门角度更难掌握,其次是出现了卡洛斯这样的怪才,98年四国邀请赛上,他的任意球回归了速度和力量的本源,他打出的任意球基本上是高速度,然后才是所谓的怪异弧线。
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有些年纪的球迷肯定记得1990年世界杯上斯托伊科维奇的任意球,标准的中路弧线,然后是1994年,斯托伊奇科夫对德国队的落叶球,那是在肋部,1998年贝克汉姆在对哥伦比亚时打进的任意球也基本是在中路,到了2002年,江津面前就是一道白光了。其实要说香蕉球的话,贝克汉姆的弧线基本上是最后一个传统的弧线球大师,再之后出现的知名人物,例如小儒尼尼奥,基本都是落叶球高手。向贝克汉姆这样大范围下靠传统任意球攻门得手的大师的确是越来越少,这和防守战术的限制以及进攻套路的变化是有很大关系的,但个人认为更多还是足球工艺的改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