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奢华的是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讲究高雅独特与私人专属,私人纯手工定制。宾利虽然也是豪华车,但是比起纯手工定制的阿斯顿马丁,还是差一些。
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汽车公司设在英国盖顿,公司主要生产敞篷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版的跑车。阿斯顿.马丁公司始建于1913年3月,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班。
1987年被美国福特公司收购。2007年,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品牌。
扩展资料
宾利(BentleyMotorsLimited)是一家举世闻名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英国克鲁。1919年,W.O.宾利先生创办了宾利汽车公司。
“Tobuildafastcar,agoodcar,thebestinitsclass.”(要造一台快的车,好的车,同级别中最出类拔萃的车。)曾是创始人华特·欧文·宾利先生最初追求极致卓越的造车理念。
近一个世纪之后,宾利先生的理念仍继续指引着我们的信念、行动和宏大目标。宾利汽车顶级英国豪华汽车之列,手工打造全世界最佳性能的豪华旅行轿车,宾利在1997年被大众集团收购。
参考资料
阿斯顿马丁_百度百科
阿斯顿马丁是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汽车公司设在英国盖顿公司主要生产敞篷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版的跑车。阿斯顿马丁是福特旗下的子公司。以下是阿斯顿马丁的相关介绍:1、阿斯顿马丁历史: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汽车公司设在英国盖顿公司主要生产敞篷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版的跑车。阿斯顿·马丁是由莱昂内尔·马丁(LionelMartin)和罗伯特·班福特(RobertBamford)于1913年共同组建。2、动力数据:阿斯顿.马丁跑车多采用前置式的V8或直列6缸发动机马力强大车型空气动力性能优越加速性能优异是阿斯顿.马丁跑车的最大特点从静止启动加速到时速100公里仅需6秒。
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原是英国豪华轿车、跑车生产厂。建于1913年,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班福德。公司设在英国新港市,以生产敞篷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生产的跑车而闻名世界。 参加车赛固然是发展轿车生产的重要手段,但耗资太大加上经营不善,1987年被美国福特公司收购。2007年,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由莱昂内尔·马丁(LionelMartin)和罗伯特·班福特(RobertBamford)于1913年共同组建,公司名为Bamford Martin。其品牌一直是造型别致、精工细作、性能卓越的运动跑车的代名词,它在汽车市场上和车主的心中始终占有特殊的位置。在近90年的品牌经营过程中,公司几经易手,总产量只有区区16,000辆车,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将近其总量四分之三的阿斯顿马丁在使用中。1994年,阿斯顿马丁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福特除了为其提供财务保障外,还向它提供福特在世界各地的技术、制造和供应系统,以及支持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令这颗豪华跑车中的明珠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2007年,福特将阿斯顿马丁以9.25亿美元卖给了科威特Adeem Investment of Kuwait、Investment Dar和英国商人John Sinders的合资公司。
从1964年007系列《金手指》中的DB5开始,阿斯顿·马丁的多款汽车都曾是007系列影片中邦德的座驾,为邦德的出奇制胜立下了赫赫战功。
阿斯顿·马丁品牌的最著名车型有:DB5,DB6,DB7,Vantage,Vanquish Rapide等。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创始人是:阿伦·洛克西德和马尔科姆·洛克西德兄弟。
1912年阿伦·洛克西德和马尔科姆·洛克西德(Lockheed)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巴巴拉市创建了Alco水上飞机公司,后该公司更名为洛克西德(Lockheed)飞行器制造公司。
192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身原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倒闭,阿伦·洛克西德在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市重新开办了洛克西德(Lockheed)飞行器公司。1929年洛克西德公司卖给了底特律飞行器公司。
大萧条期间,底特律飞行器公司倒闭。罗伯特·格罗斯和科特兰·格罗斯兄弟以四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原洛克西德公司部分。阿伦·洛克西德当时筹得了五万美元,但是认为资金太少而没有参加拍卖。
扩展资料
洛马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航空、导弹与火控、旋翼与作战系统以及太空,而航空板块是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
2019年,洛马公司的航空业务部门产生了237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0%。这些订单的客户主要是美国空军和海军,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其他政府机构。重点产品为C-130运输机、F-35战机、F-16战机等。
不仅如此,洛马公司还是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宇航局(NASA)的主要承包商,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并与美国农业部、教育部、食药管理局等政府部门有着广泛的合作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克希德·马丁
相信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阿斯顿·马丁的鼎鼎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此前我们文化频道也曾多次讲解关于这个老牌儿英国豪华品牌的历史,今天我不得不再次老生常谈,这个英伦范儿十足的顶级跑车品牌发展历程之坎坷绝对令人震惊,上世纪80年代它曾是福特集团“高端阵营”中的顶梁柱,如今由多家股东控股继续活跃在顶级跑车市场上。
阿斯顿·马丁品牌由它的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与Robert Bamford创建于1913年,当时的公司名称叫做Bamford and Martin,也就是阿斯顿·马丁的前身,公司成立初期的主要业务范围只在英国伦敦,而服务对象也只是GWK与Calthorpe这两款车型。
然而随着英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决定开始独立生产汽车,并制定了致力于打造拥有高性能与完美外形汽车的品牌宗旨。1914年,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第一辆汽车便诞生了,这辆搭配四缸发动机的车型被命名为Coal Scuttle。
此后Bamford and Martin公司便开始在英国肯辛顿的一家工厂内生产汽车,然而就在一切都在向积极方面发展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给了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以毁灭性的打击,一战打响后,公司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而另一位创始人Bamford则进入了皇家军队的后勤保障部门,Bamford and Martin也不得不在成立仅1年后便关门大吉,两位创始人将公司所有设备卖给了Sopwith航空公司。
一战结束后,Martin与Bamford公司在英国肯辛顿区重新成立,然而此时的Bamford却缺少了对造车的激情与兴趣,在他选择离开公司后,莱昂内尔·马丁开始独自领导公司生产汽车。1922年莱昂内尔·马丁创造出许多台集速度、耐力于一身的经典跑车,他本人更是在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上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上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而“阿斯顿·马丁”的名字也正是为了纪念这场意义非凡的胜利。
然而更换了公司名称的阿斯顿·马丁却在销量上并不乐观,持续低迷的状态使得莱昂纳多·马丁不得不在1924年将公司出售,第一个接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是Charnwood夫人,但这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显然不懂得如何经营公司,1925年的阿斯顿·马丁经营状况更加惨淡,并于1926年将生产工厂关闭,公司创始人莱昂纳尔·马丁也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1926年底,以Augustus Bertelli为首的一批富商接管了阿斯顿·马丁,并将其正式命名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Aston Martin Motors)。 在此之后阿斯顿·马丁虽然恢复了生产,却依然如昨日黄花般萎靡不振,Augustus Bertelli认为可以利用阿斯顿·马丁的品牌来生产一种全新的汽车,从而赚取更高利润。因此从1926-1937年,Bertelli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的首席设计师,而它设计的产品也纷纷被冠以“ Bertelli”(贝尔泰利)的名称出售并参加各种比赛。
然而到了1932年,财政问题再次侵袭阿斯顿·马丁,一位名叫L.Prideaux Brune的富商为阿斯顿·马丁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使其在这一时期内能够专注于开发生产汽车。然而这个品牌始终都是为极少数富人准备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前,阿斯顿·马丁只生产了约700辆汽车,战争期间它的任务是制造飞机零部件。
战争结束后的阿斯顿·马丁又成了无依无靠的“野孩子”,1947年,被称为“战后救世主”的拖拉机大王大卫·布朗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及Lagonda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被大卫·布朗收购后开始共享资源,并致力于开发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跑车,1955年,大卫·布朗公司更是专门为阿斯顿·马丁收购了一家生产6缸发动机的厂商“Tickford”。在1947-1967年期间,阿斯顿·马丁先后推出了6代DB车型,而在1955年以后的车型上,全部采用的都是Tickford公司提供的发动机。
在随后近20年的时间内,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单价与日俱增,常常贵的让人瞠目结舌,但在华丽的外表之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经营状况却非常糟糕,由于再次陷入财务危机,阿斯顿·马丁不得不于1972年再次被出售给一家“发展公司”,然而这家所谓的“发展公司”却并未打算帮助阿斯顿·马丁扭亏为盈,它的身后其实是一群野心勃勃的投机者,这批资本运作者将阿斯顿·马丁加以包装,在1975年以105万英镑成功转卖给了北美商人Peter Sprague和George,在这笔交易中,“发展公司”最终获利75万英镑。
阿斯顿·马丁的北美新东家立即为它购置了全新的生产线,并于1977年推出了搭载V8发动机的Vantage车型。在成功推出几款车型后,这位财大气粗的北美富商于1980年计划购买同是英国的老牌儿厂商MG,并已经规划将其作为阿斯顿·马丁的姐妹品牌,生产较为经济、轻便的小型跑车,然而就在这项计划尚未开始实施的时候,这家北美公司便因8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时期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全球销量暴跌,最惨淡时每周只有可怜的三台。
1980年,石油大亨Gauntlett执掌的Pace Petroleum公司购买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12.5%的股份,随后CH公司也如法炮制。1年之后,这两家公司又同时追加投资,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仅有的两位股东,股权各占50%。而最先发起投资的Gauntlett也被推举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新任董事长。
在随后的几年内,Gauntlett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阿斯顿·马丁赛车的研发与生产上,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面对80年代石油危机的不断加剧,阿斯顿·马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调整产品结构。在极大的资金需求下,Gauntlett决定出售自己在科威特的一家公司以缓解财务危机,只不过通过出售公司得来的资金犹如杯水车薪,随后Gauntlett不得不再次变卖自己所持有美国某贸易公司以及希腊船王Peter Livanos公司的股份,但即便如此,阿斯顿·马丁的财务状况依然令人堪忧。
要想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便是当时摆在阿斯顿·马丁与Gauntlett面前最为实际的问题,然而就在1987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阿斯顿·马丁重获生机。相传1987年5月,Gauntlett与迈克尔王子在他位于肯特的家中小聚,他们不止一次的谈起阿斯顿·马丁公司的“复兴”问题,而住在他们隔壁的恰好是福特汽车公司欧洲区副总裁沃尔特·海耶斯,不久这位福特公司副总裁就了解到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正面临困境,海耶斯看中了阿斯顿·马丁潜在的品牌特性,并于1987年9月决定向董事会提出收购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申请。
海耶斯的这项申请引起了福特集团高层极大的重视,很快福特便开始接手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截止至1988年,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共生产了5000辆左右的汽车,其中以Vantage车型与Volante Zagato最为畅销,然而福特并没有将生产重心放在这两台“老家伙”身上,反倒是推出了一款搭载V8发动机的全新车型Virage,这也是阿斯顿·马丁在这20年间推出的第一款新车型。
尽管Gauntlett在阿斯顿·马丁被福特收购后的两年时间内仍作为该公司的最高领导,但他这两年间在赛车场上的投入却收效甚微,本想在赛场上扬名立万的Gauntlett不仅没有成功,还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1991年,福特公司追加投资,掌握了阿斯顿·马丁的全部股权,他们随即便罢免了Gauntlett的职务,由海耶斯接任。
随后福特将阿斯顿·马丁划归到其“高端阵营”,并在1993年日内瓦车展上宣布,在时隔20年后将再次推出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车型,而首先推出的便是DB7,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捷豹F-Type。DB7搭载直列六缸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50马力,峰值扭矩489N·m。
为了适应阿斯顿·马丁DB系列的生产,福特对其生产线也进行了大幅度投资与改造。1994年,福特在Bloxham郡的Banbury路为阿斯顿·马丁开设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落成后便马上开始生产,一年时间内便创纪录的生产了700台汽车,此后产量更是一路飙升,1998年达到年产2000台,2002年更是翻了三倍,达到了惊人的6000台。
2004年10月,福特为阿斯顿·马丁在德国科隆设立了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工厂,这个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发动机的工厂不仅担负着为阿斯顿·马丁汽车研发新发动机的工作,还负责着一部分阿斯顿·马丁技术工人的培训任务。
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实属无奈,由于世界金融风暴的侵袭,这一时期的福特将大把资金投入到其“高端阵营”中,以期振兴这些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然而福特得到的却是愈发惨淡的销量与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时至2006年,福特已经不得不考虑将其“高端阵营”彻底瓦解,而阿斯顿·马丁便是第一个惨遭出售命运的豪华品牌,2006年8月,福特宣布正式出售阿斯顿·马丁品牌。
2007年3月12日,由大卫·理查兹牵头的英国Prodrive公司斥巨资对阿斯顿·马丁进行了收购,被大卫·理查兹收购后,阿斯顿·马丁位于Tickford街的工厂仍作为阿斯顿·马丁的维修及服务部门,2008年3月4日,阿斯顿·马丁与Magna Steyr达成生产2000辆车的外包协议,并随后在欧洲及世界各地开设了许多经销商,因此近年来阿斯顿·马丁知名度不断提升,且凭借适时适度的噱头宣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小结:
用“历尽磨难”来形容阿斯顿·马丁这个英国品牌绝对不算过分,经历了无数次重组、买卖后的阿斯顿·马丁曾经在福特旗下找回了自我,短暂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阳关大道,然而阿斯顿·马丁显然有些“生不逢时”,金融风暴的侵袭使得福特公司不得不“弃车保帅”,但在决定出售该品牌之前,福特为阿斯顿·马丁贡献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这样的交易没有怨恨、不掺杂心计,只是希望彼此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好。
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原是英国豪华轿车、跑车生产厂。建于1913年,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班福德。公司设在英国新港市,以生产敞蓬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生产的跑车而闻名世界。 参加车赛固然是发展轿车生产的重要手段,但耗资太大加上经营不善,1987年被美国福特公司收购。2007年,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 路虎,曾在中国大陆翻译成陆虎(香港地区称为“越野路华”),是世界著名的英国越野车品牌。 关于于曾用名:陆虎。在landrover正式在中国销售前,国人一直把landrover翻译成 陆虎,但是当LR准备正式在中国上市时,发现“陆虎”已被国内一家汽车企业抢注商标,没办法,只得在中国注册“路虎”商标。 罗孚(又称路虎)集团原是英国一家古老的汽车公司,罗孚(Rover)是北欧的一个民族,生产自行车时就使用罗孚作商标名。1904年生产汽车,仍以“罗孚”为车牌名,由于罗孚民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海盗民族,所以罗孚汽车商标采用了一艘海盗船,张开红帆象征着公司乘风破浪、所向披靡的大无畏精神。 JAGUAR Cars Ltd. JAGUAR是深具历史荣耀的英国汽车公司,1922年成立JAGUAR前身 -Swallow Sidecar Company,於1945年易名为JAGUAR Cars Ltd.捷豹汽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 1922 年威廉·里昂斯爵士创造出第一辆摩托车跨斗之时。 1932年, “ 捷豹 (Jaguar)” 的名字首次随着一款完全独自设计制造的全新轿车SS Jaguar 的面世而首次出现。 1898年,马车制造商雅克布斯(Jacobus)和亨德里克·让·世派克(Hendrik-Jan Spijker)兄弟二人在阿姆斯特丹制造了他们的第一辆使用奔驰发动机的汽车,出色的车身制造技术立刻为他们迎来了阵阵喝彩。同年,为了向即将来临的荷兰女王威廉敏娜的加冕仪式献礼,世派克制造了著名的的黄金典礼马车,并沿用至今。从那时候起世派克兄弟进入他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将世爵公司完全投入到汽车制造业当中。为了更加适应国外市场,他们将Spijker中间的“ij”改为“y”,从此公司名称改为世爵(SPYKER)。 科尼赛克汽车公司(Koenigsegg Automotive AB)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瑞典小型手工打造 超级跑车制造厂,是由现任的执行总裁克里斯·冯·科尼赛克(Christian von Koenigsegg)发起创立,以制造出全世界最快汽车为主要宗旨。而在实际表现上,该厂的顶级高性能车型Koenigsegg CCR也的确以387.87公里/小时的极速,正式获得健力士(金氏)世界纪录认证其世界速度最快量产车(World's Fastest Production Car)的头衔 DODGE 美国汽车制造商 在极品飞车9里排行榜上第四 叫jv 是个黑人戴了个大耳麦开的就是道奇了! 道奇兄弟出生在美国密植安洲,哥哥约翰·道奇(John Junior Dodge)出生于1864年,弟弟霍瑞斯·道奇(Horade Dodge)出生于1868年。1886年,道奇全家移居底特律。 克莱斯勒(香港译名:佳士拿),是美国著名汽车公司,同时也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 菲斯克(菲斯科)Fisker 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小型汽车制造商,拥有自己的Fisker Coachbuild设计工作室。公司于2005年成立后,主要业务是为顾客提供专门手工打造的超级跑车,如今以制造豪华混合动力跑车为发展方向,并将于2009年推出自己的首款混合动力量产车型。执行总裁Henrik Fisker和席执行长Bernhard Koehler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两位设计大师的设计主题诠释了新世纪的艺术特征,并进一步传达加州设计精神,诚如其公开的厂徽一般,简化版的汪洋大海搭配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