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九个!
《郑和航海图》上有地名约500个,迄今尚有100多处未能破译。经多年研究,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上标注的非洲东、南海岸15个非洲地名中,有九个在今索马里境内。
之一站是位于非洲之角的“葛儿得风”,即今位于北纬11°50′,东经51°16′的瓜达富伊角(Cape Guardafui)。瓜达富伊角曾被称为“香料之角”,因该海角古代有过出售乳香的市场。乳香是用乳香树树脂制成的香料,当地居民用乳香供奉和祭祀神只。瓜达富伊角, *** 人又称其为阿西尔角(Ras Asir),航船从亚丁湾到东非海岸一般都要先经过此海角。
第二站是“哈甫泥”,即非洲东北部之哈丰角(Ras Hafun)。哈丰角是非洲大陆的东端,航船从亚丁湾到东非海岸也要经过此海角。
第三站是“木儿立哈必儿”,按其所在位置而论,应是今之霍比亚港(Hobiya),此海港又称霍比欧(Hobyo)、奥比亚(Obbia)。霍比亚是港口城市,很早以前这一带的居民就以打鱼和做买卖为生。他们向埃及、 *** 半岛、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出售象牙、牲畜、兽皮、树脂、香料以及农产品;同时进口珍珠、贵金属、布匹等商品。郑和船队于十五世纪前期访问此地时,霍比亚可能已成为一个较繁华的贸易中心。从18世纪开始,索马里东南巴纳迪尔海岸(Banadir,亦称Benadir)的摩加迪沙、梅尔卡、布腊瓦和基斯马尤越来越兴盛,而恰从此时开始,霍比亚却渐渐地衰落了。把“木儿立哈必儿”说成是胡尔迪约(Hurdiyo,亦称霍尔迪奥Hordio)是不妥的。因《郑和航海图》上的“木儿立哈必儿”在哈丰角以南,而胡尔迪约却位于哈丰角以北。
第四站是“黑儿”,待考证。
第五站是“剌思那呵”,待考证。
第六站是“抹儿干别”,待考证。
第七站是“木骨都束”,“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它位于索马里东南海岸,南临梅尔卡。早在公元7世纪就有 *** 人到这里定居。1331年伊本·巴图塔曾访问木骨都束。据他讲,当时的木骨都束已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港口城市。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木骨都束的使者曾数次来华进贡。郑和船队也曾多次造访木骨都束。《明史》的《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中有如下叙述:“木骨都束,自小葛兰舟行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遣使与不剌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命郑和赍敕及币偕其使者往报之。后再入贡,复命和偕行,赐王及妃彩币。二十一年,贡使又至。比还,其王及妃更有赐。宣德五年,和复颁诏其国。国滨海,山连地旷,硗瘠少收。岁常旱,或数年不雨。俗顽嚚,时操兵习射。地不产木。亦如忽鲁谟斯,垒石为屋,及用鱼腊以饲牛羊马驼云。”
第八站是“木鲁旺”,这里的“旺”字为刊印时出现的舛错,应为“旰”字。“木鲁旰”即今之梅尔卡(Merka,亦称马尔卡Marka),梅尔卡是港市,位于索马里东南海岸的摩加迪沙以南,布腊瓦以北。
第九站是“十剌哇”,其中的“十”字是刊印时出现的差错,本应为“卜”字或“不”字。“卜剌哇”或“不剌瓦”即今之布腊瓦(Brava,亦称Baraawe,Barawa),位于索马里东南海岸的梅尔卡以南,基斯马尤以北。明朝年间,卜剌哇使臣曾多次来华进贡。郑和船队也曾访问过卜剌哇。《明史》的《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中有如下叙述:“卜剌哇,与木骨都束接壤。自锡兰山别罗里南行,二十一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贡,并与木骨都束偕。郑和亦两使其国。宣德五年,和复往使。其国,傍海而居,地广斥卤,少草木,亦垒石为屋。其盐池,但投树枝于中,已而取起,盐即凝其上。俗淳。田不可耕,蒜葱之外无他种,专捕鱼为食。所产有马哈兽,状如麞;花福禄,状如驴;及犀、象、骆驼、没药、乳香、龙涎香之类,常以充贡。”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书籍中还提到过索马里的另一地名——“竹步”,也就是今之朱巴(Juba)河口地区,在摩加迪沙西南400公里的沿海地带。航海图上没有标注这一地名。但是《明史》的《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中有如下叙述:“竹步,亦与木骨都束接壤。永乐中尝入贡。其地户口不繁,风俗颇淳。郑和至其地。地亦无草木,垒石以居,岁多旱,皆与木骨都束同。所产有狮子、金钱豹、驼蹄鸡、龙涎香、乳香、金珀、胡椒之属。”其中所讲的“金珀”即琥珀。
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非洲之角(狭义)之一大城市。
哈尔格萨:索马里兰首都。
吉布提:吉布提首都,与国名相同。
阿斯马拉:厄立特里亚首都,严格来说它不在狭义的非洲之角范围内。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
索马里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海拔500米-1500米的索马里高原,自北向南和东南递降;北部多山;西南部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
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气候,索马里的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常年高温少雨,天气炎热。年降水量自南而北从500-600毫米减至100毫米以下。
扩展资料: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位于索马利亚南部,濒临印度洋。索马利亚境内主要的河流谢贝利河在流至离印度洋岸约30公里的摩加迪休近郊时,剧烈地向西南转折后沿着平行于海岸线的方向,继续蔓延320公里之后才由朱巴河河口北部的沼泽区汇流出海。
摩加迪沙位于索马里东南部沿海,东临印度洋,是一个港口城市。索马里拥有很多骆驼,首都摩加迪沙更是全世界唯一骆驼比人多的城市。
摩加迪沙由于常年战乱,正常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工商业落后,就业岗位稀缺,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房屋能够居住,只能住在帐篷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索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加迪沙
是地。由真实事件改编。
《摩加 迪沙》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s439
提取码:s439
《逃离》是以90年代索马里内战中被孤立的韩朝大使馆的公关人员生死存亡的逃离事件为主题的电影。以韩国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真实故事为基础。
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英文:Mogadishu,索马里语:Muqdisho)旧名哈马(Xamar,早期拼音为Hamar),中国古称木骨都束,是一位于东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并为索马里之一大城市。
索马里的首都、重要港口和历史古城摩加迪沙,位于国境东南部,濒临印度洋西岸,地处谢贝利河流域,虽然距 赤道仅有200公里,但气候凉爽,林木苍翠,是索马里的风景胜地。索马里拥有很多骆驼,首都摩加迪沙更是全世界唯一骆驼比人多的城市。
历史
索马里自古被誉为“乳香和没药之邦”,曾是出产乳香和没药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汗努的埃及贵族受埃及法老派遣来摩加迪沙购买香料,之后,希腊、波斯的商人和中国的航海家相继而来。
12-13世纪,繁华兴盛的摩加迪沙成为世界上之一个乳香和没药市场以及象牙和皮革的贸易中心。索马里独立后,摩加迪沙被定为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在摩加迪沙悠久历史中,记载着中国人民和索马里人民的友谊。500多年前,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经两次远航到摩加迪沙,在摩加迪沙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明代的瓷器。摩加迪沙是一座热带海滨城市,充满着东方 *** 的情调。
如今的摩加迪沙,到处充斥着内乱,反叛,战火随处可见,街上人人带着枪支,恐怖充斥着这座城市。
mogadishu是索马里国家的。
摩加迪沙(英文:Mogadishu,索马里语:Muqdisho, *** 语:مقديشو)旧名哈马(Xamar,早期拼音为Hamar),中国古称木骨都束,是一位于东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并为索马里之一大城市。
索马里的首都、重要港口和历史古城摩加迪沙,位于国境东南部,濒临印度洋西岸,地处谢贝利河流域,虽然距赤道仅有200公里,但气候凉爽,林木苍翠,是索马里的风景胜地。索马里拥有很多骆驼,首都摩加迪沙更是全世界唯一骆驼比人多的城市。
地理环境
摩加迪沙位于索马利亚南部,濒临印度洋。索马利亚境内主要的河流谢贝利河(WebeShebele,或又译为WebiShibeli)在流至离印度洋岸约30公里的摩加迪休近郊时,剧烈地向西南转折后沿着平行于海岸线的方向,继续蔓延320公里之后才由朱巴河(R.Jubba)河口北部的沼泽区汇流出海。
虽然谢贝利河在每年二、三月时经常处于干枯无水的状态,但在其他季节时带来的水量,仍提供了摩加迪沙周遭地区足够的灌溉用水,而得以种植包括甘蔗、棉花与香蕉之类的作物。地理上,摩加迪沙城市中心位于北纬2度4分,东经45度22分处,是非洲各大城中最东者。
还记得那一句“火箭发射,升空啦!”吗?可惜,现在的休斯顿火箭队更像是...
本文摘要:如何评价詹姆斯生涯首次输掉季后赛首轮第一场比赛〖One〗...
提起NBA,谁能不想到那段令人血脉喷张的时光?尤其是我们心中永不磨灭...
说到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除了满场的热血和精彩绝伦的扣篮,...
本文摘要:詹姆斯职业生涯共有多少次绝杀?〖One〗勒布朗·詹姆斯职...